首页 > 正文

毛囊炎

作者:时间:2013-01-11点击数:

毛囊炎

分享完善词条

毛囊炎

毛囊炎(folliculitis)是指葡萄球菌侵入毛囊部位所发生的化脓性炎症。中医学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形状有不同的命名,如大珠疮、发际疮、羊胡子疮、蝼蛄疖、蝼蛄患、蟮拱头等。本病好发于头部、项部、臀部、肛周或身体其他部位,且有复发倾向,常多处发生,性质顽固,迁延难愈。全面分型毛囊炎,随症立法、依法组方、组方给药王老草本肤康;注意饮食生活起居,从临床治疗到生活调理。

毛囊炎-发病原因

毛囊炎系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。 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记载。生于项后发际部位者称“发际疮”;生于下颌部者称“羊须疮”、“须疮”、“燕窝疮”;发于眉间者称“眉恋疮”;发于臀部者称“坐板疮”等。

金黄葡萄球菌

(一)发病原因:引起毛囊炎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,偶有表皮葡萄球菌、链球菌、假单孢菌属和类大肠杆菌。毛发的牵拉、摩擦、搔抓引起的损伤,皮肤的浸渍,局部蜜封包扎及应用皮质激素等是引起毛囊炎的诱因。

(二)发病机制:免疫功能低下、糖尿病、皮肤卫生差,以及搔抓均可为本病的诱因。非化脓性者多与职业或与某些治疗因素有关,如经常接触焦油类物质或长期应用焦油类、皮质类固醇激素、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者,均易患本病。

毛囊炎-症状

(1)自觉痒痛,好发于年轻人,面部皮肤也有散发的毛囊炎。

(2)粟粒大的丘疹,顶端化脓呈小脓疱、不融合,破后有少量脓血、无脓栓,愈后不留瘢痕。

皮疹初发于毛囊口,出现针尖至绿豆大小具有痒感的红色毛囊小丘疹,丘疹顶端形成一个黄白色小脓头,周围有炎性红晕,中心有毛囊贯穿,丘疹出现较多,散在分布,互不融合,有轻度痛感,瘙痒明显。一般无全身症状,经过数天,脓头破溃,排出少量脓液渐愈。如反复发作,迁延数周,好转变为慢性毛囊炎。好好于多毛部位,头皮、会阴、腋部、肛周及四肢伸侧。皮疹易继发于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瘙痒症等疾病之后。

毛囊炎初发时常为散在性,形状如同米粒大小,呈鲜红色或深红色毛囊性丘疹,其中心贯穿毛发,周缘有炎性红晕,随后迅速变成脓疱,但不互相融合。脓疱破裂或拔去其中毛发时可排出少量脓液和血浆,但局部炎症逐渐消退后不留疤痕 。毛囊炎好发于头部,而其他有毛部位也可波及。由于毛囊炎的发病部位不同,因此所表现的形式也各异,如生在头部的毛囊炎,治愈后可出现米粒至指甲大的脱发斑,而且患处不再生发,这通常称为秃发性毛囊炎;有的毛囊炎呈集聚排列,其深部相互贯通而融合成片,称为穿凿性毛囊炎;如毛囊炎发生在枕部,因部位特殊常增殖呈乳头状硬结,称为乳头状毛囊炎或枕部硬结性毛囊炎。

毛囊炎初发时大都成批出现,每一个损害历时5~7天可以吸收痊愈,然而新的损害不断发生,故病程往往绵延数周至数月,有的甚至更久。症状时轻时重,反复不愈。瘙痒的程度也不一,有时伴有微痛。检查时患处附近淋巴结肿大,病变严重时可伴有发热。

毛囊炎-类型

按其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;根据发生部位和临床表现,又分为以下几种。单纯性毛囊炎:属于急性毛囊炎。初起时,毛囊口出现有痒感的红色小丘疹,周围有炎性红晕。抓痒后可形成一个小脓疱,数天后脓头破溃,排出少量脓液后逐渐痊愈,愈后无疤痕。好发于儿童头部,成人好发于头皮和腋下等处。

脓疮性毛囊炎:又叫毛囊性脓疱疮、浅表性毛囊口炎。表现为毛囊口周围发红,出现有小米到绿豆大小的黄色脓疱,中心有毛发穿出,周边发红,有痒感或灼痛感。数天后,脓疱可变干结痂,脱痂后患处留有白色鳞屑。容易发生在四肢及头皮、小腿等处。

项部硬结性毛囊炎:又称瘢痕疙瘩性毛囊炎、发际疮和项部毛疮等。多发于中老年男性,尤其是患有痤疮及瘢痕疙瘩体质者容易患本病。病初起时,项部发际处出现红色小丘疹或小脓疱,互相融合,逐渐发展成瘢痕疙瘩性硬结,有圆形、卵形和不规则形。一般发于项后毛发部位,患处头发稀少或完全脱落,病程缓慢,常可数年不愈。

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:又称头项部穿掘性蜂窝组织炎,多发于青年男性。初起时头皮部、尤其是后头部可发生黑头粉刺状毛囊炎和毛囊周围炎。尔后,逐渐增大变深,成为黄豆大,甚至桃核大的炎性结节,大多数可变成有波动的脓肿,破溃后成为数个瘘孔,有脓汁流出。病程较长,持续不断,有的连续数年,有的可拖延10年以上。

脱发性毛囊炎又叫羊胡子疮,是发生在男性胡须部位的毛囊炎,唇周及颏部多见。初起时可出现肿胀性红斑、毛囊性丘疹或脓疱,病损处的中央有胡须贯穿。脓疱破后,经干燥结痂,痂脱后痊愈,但可反复出现新疱,病损还可在眉毛、睫毛、阴毛和腋毛等处造成危害。

毛囊炎-鉴别诊断

脓疱疮

本病应与寻常性痤疮鉴别,后者见于青春期,惯发于颜面、上胸背部,有黑头损害。

囊性脓疱疮它的症状多为为毛囊性红色丘疹,而且在顶端常有红晕,脓疱,而且像丘疹一般群集分布,特别是在中心部丘疹消退后会有少量色素,鳞屑沉着,并且在边缘又有新起的丘疹,可能还会逐渐向四周扩大。而且毛囊性脓疱疮比较多见于男性青壮年,毛囊性脓疱疮比较容易发于面部,特别是像颏部、额头、脸颊胸部、腰部、肩部、上肢伸侧、背部这些地方。

疖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深部毛囊炎和毛囊周围的化脓性炎症,故炎症浸润深而大,局部红、肿、热、痛明显,中央有脓栓,易于鉴别。系毛囊深部及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炎症。好发于头面部、颈部和臀部。皮损初起为毛囊性炎性丘疹,基底浸润明显,以后炎症向周围扩展,形成坚硬结节,伴红肿热痛,数天后中央变软,有波动感,顶部出现黄白色点状脓栓,脓栓脱落后有脓血和坏死组织排出,以后炎症逐渐消退而愈合。

表面有多个蜂窝状脓栓,局部红肿更为明显,疼痛剧烈,全身症状明显有助于鉴别。系多个相邻毛囊及毛囊周围炎症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皮肤深部感染。好发于颈、背、臀和大腿等处。皮损初起为弥漫性炎性硬块,表面紧张发亮,界限不清,迅速向四周及皮肤深部蔓延,继而化脓、中心软化坏死,表面出现多个脓头即脓栓,脓栓脱落后留下多个带有脓性基底的深在性溃疡,外观如蜂窝状。可伴局部淋巴结肿大和全身中毒症状,亦可并发败血症

痱疮

亦称假性疖病,是汗腺化脓感染所致,常与红痱同时存在。好发于小儿头皮等处,似疖肿,但无脓栓,浸润较局限,且局部疼痛与周围炎症不如疖明显。

毛囊炎-诊断依据

1、起病时为一硬结,有局部红、肿,疼痛及压痛。数日后,病源扩大,中央出现黄白色脓栓,继而软化,破溃,脓汁排出,炎症减轻渐愈。

2、疖肿较大时,可有发热,头痛及乏力等全身症状,白细胞数增高。

3、面部疖肿如合并颅内感染时,面部肿胀严重,可伴寒战,高热,头痛等海绵窦感染性栓塞。

中医治疗

毛囊清疮贴:由金银花、蒲公英、连翘、党参、当归、紫花地丁、野菊花、黄岑、栀子、黄连、茯苓、天花粉、白花蛇舌草、赤芍、白芷、黄芪、麦门冬、牡丹皮、皂角刺、生地黄、生甘草、生姜、老蒜、葱白等二十余味中药材组成。地道药材、合理组方,又循正宗执法熬制之特点,方可保障其传统黑膏药治疗毛囊炎之神效。

内治法:初期宜清热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。若患者体表出现散在淡红色丘疹及小脓疱,自觉刺痒疼痛舌质红,苔厚腻等湿热盛表现者,宜清热解毒利湿方用金薏汤;若患者素体虚弱,病程迁延,出现面色萎黄食少纳差,舌质淡,苔薄白脉沉细等气阴两虚表现者,治宜益气养阴、清热解毒方选蓝芪汤。

外治法:⑴草药外敷:新鲜的公英地丁芙蓉花叶、马齿苋金不换等选1~2种,捣泥外敷患处,每日1~2次;⑵二味拔毒膏:黄连膏或如意金黄散蜂蜜调膏外敷每日1~2次。

西医治疗

内治法:⑴可口服四环素麦迪霉素或肌肉注射青霉素,同时给予维生素B类药物。若反复发作者可肌注胎盘球蛋白,3周内注射2次;⑵免疫疗法:对反复发作的慢性毛囊炎患者可用自家菌苗或多价菌苗注射治疗。

外治法:以消炎杀菌、干燥为原则,酌情选用以下方药:10%硫磺炉甘石洗剂10%鱼石脂酒精、复方新霉素软膏、5%白降汞软膏氯霉素亚砜剂外搽。

物理疗法:除急性炎症期外可采用紫外线或超短波照射治疗,每次20分钟,每周3次

药物疗法

药敏试验

全身疗法:在皮损广泛而有明显脓头时,应给广谱抗生素治疗。如有条件可送脓液培养,并作药敏试验,这样对选择更有效的药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

免疫疗法:慢性反复发作的患者,可用疖病菌苗注射,每周皮下注射一次,开始剂量为0.5毫升,第二次为1毫升,第三次为1.5毫升,以后每次为2毫升。一般注射后无不良反应,如有发热等不适,不要再增加剂量,必要时可减量或停用。

局部疗法:皮损发作时局部忌用水洗,避免搔抓,皮损部位应将毛发剪短,局部可搽杀菌、止痒的药物如发水等。伴有渗液的患者可用0.1%利凡诺溶液湿敷,每日3~4次,每次20分钟,炎症缓解后可以用2%氯霉素乳剂、0.5%新霉素软膏以及3%碘酊外搽。

毛囊炎- 临床分型

1.慢性毛囊炎

2.秃发性毛囊炎:发于头皮愈后遗留毛发脱落及瘢痕。

3.须疮:发于胡须部。

4.瘢痕疙瘩性毛囊炎,发于项部,呈乳头状增生或形成瘢痕硬结。

毛囊炎-预防

1、首先要讲究皮肤的清洁卫生,同时要避免搔抓等刺激。特别是头部,由於毛发多、皮脂腺和汗腺较丰富,排泄物也多,所以更应该保持清洁卫生。

2、患者平时要尽量少食刺激性食物、海鲜、发物、酒、动物性脂肪,并保持每天通便。

3、患者要避免物理性刺激。

4、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应该及时进行治疗,这样可以预防诱发毛囊炎。

毛囊炎-饮食禁忌

1、忌食营养过丰富类食物:患者在平时食用的食物里,糖和脂肪等等的较为丰富的食品不要吃的太过,这类的食物包括:肝类、肉类、洋葱等。

2、忌食发散类食物:在食物中,如桂枝、肉桂、干姜等等的食物,本身就是性温助热的,会易使热毒壅于肌肤,这样会间接的导致本病迁延难愈,极易复发的。

3、忌食油腻、燥热类食物:在食物的吃法中,煎、炸类的食品都是难以消化的,而且使病症不易消退的,故炸猪排、烤羊肉等等的食品患者是不宜食用的,在食用时,最好采取蒸、炖、煮、炒的烹调方法。

上一条:脓疱疮 下一条:单纯疱疹
 宁夏医科大学总医皮肤科 主办 宁医大总医院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
联系电话:0951-6743100  邮编:750004  地址:宁夏银川市胜利街804号